|
本帖最后由 雙子座 于 2014-5-1 14:53 編輯
1376551250574.jpg (12.58 KB, 下載次數(shù): 1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5-1 14:52 上傳
看美劇,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老外們對“愛”這個字眼是非常非常珍惜的,輕易不會說出來,而一旦說出來往往就意味著極其重要的決定,而聽的人一定會有非常非常激烈的反應——要么驚慌失措、要么深情以對、要么感動流淚——總之,一定不會像我們中國人常常遇到的那樣平平靜靜冷冷清清。
如果再品讀一下美劇里男女交往的細節(jié),會發(fā)現(xiàn)其實從一方對另一方有意追求到雙方?jīng)Q定開始一段 “relationship”, 再到某一時刻深情地表白說 “I love you” 之間,往往有一段距離要走,表白的語言可能從“你愿意哪天和我一起出去嗎?”到“我覺得和你一起度過的時間很有趣!痹俚健拔蚁矚g你”“你很迷人”等等,最后才是“我愛你”。
是因為外國人含蓄嗎?未必,因為有些情況下,好吧,很多情況下都是兩個人都滾完床單了,還沒有說出“愛”這樣的字眼。這點和中國人很不相同,我們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很“奔放”,兩個人還沒有任何的接觸,或者根本不知道對方對自己是什么態(tài)度,就很敢表白,很愿意表白,而表白則必說“愛”,似乎不用這個字眼就不能表達自己真誠的情緒。
我倒是覺得在這一點上,老美對“愛”的態(tài)度反而更能體現(xiàn)“愛”的神圣,而反觀我們身邊的種種際遇,會發(fā)現(xiàn):往往剛見到一個美女帥哥,就覺得自己對人家一見鐘情,還不知道對方什么性格什么人品,就覺得自己愛上了人家,沒有任何感情基礎就去公開表白,大大地場面說“我愛你”。而事實上,越容易說出來的“愛”反而越容易被放棄、遺忘、背叛。
愛,從來不應該是一種單方向的付出或投射,那種情愫只能用“喜歡”、“欣賞”、“傾心”、“心儀”、“仰慕”等詞語來形容,只有得到合適的、積極的、相當?shù)幕貞@些感覺才能慢慢轉化為“愛”。愛是兩個人的事,所以不要再說“我愛你,與你無關”,那樣的“愛”可能會成為對方的負擔。
所以,培養(yǎng)一份愛情,不應該把感情埋在心里默默付出,試圖有一天讓對方發(fā)現(xiàn),被感動到哭,這種互相暗戀的橋段雖然有,但極少發(fā)生;雖然一旦發(fā)生了會成為一段佳話,但不得不說因緣巧合之下互相錯過的幾率更大。
培養(yǎng)一份感情,也不應該唐突佳人,還未有三分了解,張口就說愛你,人家還不知道你姓甚名誰什么性格什么淵源,你就要求人家答應你的追求,往往事倍功半,把人給嚇著了,一個非常不良好的開端等于失敗了一多半。
而于被追求被表白的一方來說,無論面對氣勢洶洶的明示或和風細雨的暗示,其實不應該躲躲閃閃或直接絕了對方的念想,F(xiàn)在的很多人都輸在一個“想太多”,八字還沒一撇的事,就能想到這個人家庭出身如何如何行為習慣如何如何身價條件如何如何七大姑八大姨等等社會關系如何如何,和自己這方面不合適那方面不合適,那么多可能的不合適那還不如干脆不要開始,不愿意“相處”,就無從“了解”,也就無法“發(fā)現(xiàn)”對方自身和自己是否合適。說白了,是應該要給人以“循序漸進”的機會,只有經(jīng)過一陣子你來我往之后,合則繼續(xù),不合則散,別以為答應“交往”就意味著結婚和永遠在一起。
其實,最關鍵的問題就在于我們的小伙伴兒們,往往對“交往”這個階段三觀不正,不能像老美對待“relationship”那樣充分利用:人家那邊更多的傾向于兩個人在保持相對獨立空間和獨立社會關系的情況下互相了解和陪伴,約會是為了共同的樂趣或共同的喜好,同時也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好時機;我們這邊一旦開始交往了,那可不得了,往往一方會對另一方加上很多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往往是不對等的,總是拿“別人的男朋友”或“別人的女朋友”作為標準要求自己的那一位,缺乏必要的緩沖,有時候難免雙方都很壓抑,不利于這段感情健康平順地發(fā)展。
從欣賞到愛戀,從相處到相愛,需要這種你來我往、逐漸深入、充分接觸的溫和回應(reflection),不一定要發(fā)生非常劇烈的反應(reaction),這樣慢火熬燉的感情,更能歷久彌香,回味無窮,那種電視劇一般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說不定在哪一關就走到了盡頭。
另外須知,回應不是回報,不要試圖我付出一百,你就應該找回給我兩個五十,感情中沒有多寡之分,不能簡單粗暴地像做生意一般要求“公平”。兩個人相處,本無公平可言,往往是先付出者感情慢慢從濃轉淡,而后知后覺者反而感情從淺變得越來越深。這樣的度就是需要兩個人互相磨合的,磨合的方式有很多種,某種情況下吵架也是一種溝通,勝過冷漠相對,感情的結束往往不是因為大吵一架,而是因為一方對另一方徹底失望,沒有回應的興致了。
當然,回應是愛情發(fā)生的必要條件,卻不一定是充分條件。想一想阿Q在酒館里意氣風發(fā)地對大家說:昨天趙老爺主動和我說話了。大家問:說什么了?阿Q說:我站在他家門口,他對我說“滾!” (文/ 司忠業(yè))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